新华网南宁9月17日电(记者 申钉钉)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9月1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国家管网集团、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节能、中国能建以及代表中国石油集团的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等八家央企组团亮相东博会中央企业展区,集中展示在高端制造、能源互联、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合作成果,为深化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东博会中央企业展区。新华网发
能源互联:构建跨境管网与绿色能源网络
国家管网集团以“数智管网联东盟 共享能源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沙盘与互动演示呈现“海陆并举、油气并重、区域互联、桂网互济、辐射东盟”的战略布局。其全自动无人机巡检平台集成AI缺陷识别与5G实时回传技术,为东盟山地复杂地形的管道管理提供“中国方案”。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南宁—凭祥支线(南宁—崇左段)工程天然气管道项目年内投产后,已实现广西14个地级市天然气管道全覆盖,并通过中缅管道向东南亚转供天然气超400亿方,助力区域能源一体化。
中国能建则聚焦“绿能链世界 数智创未来”,重点展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绿色氢氨醇一体化解决方案,前者已在湖北应城,落地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示范电站,创造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后者在吉林松原建设了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突破绿电直供柔性合成氨技术,年内投产后将为东盟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产业生态模式。据介绍,目前中国能建在东盟设立77个机构,在建项目合同额近900亿元,以清洁能源技术赋能当地可持续发展。
高端制造:技术输出赋能产业升级
国机集团聚焦企业主责主业和优势业务,通过实物展出、多媒体设备等形式,将适用于东盟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智慧农业生产、数字化服务等创新优势和合作成果进行充分展示和分享。
在国机集团展位上,下属企业各展所长。中国一拖展示YTO-NF704、YTO-NLX1054拖拉机,适配多农艺场景,操作精准舒适。国机智能的代表性油品可提升装备效率、延长寿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等多领域。合肥通用院作物加速育种智慧工厂以精准控温与标准化流程实现“农业制造化”,助力东盟农业智能化。中国海洋航空集团的铜铝管焊接技术达国际先进,为温控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通用技术集团则以医疗装备与机床制造为核心,展示全球首个16cm超高清螺旋CT(NeuViz Epoch Elite 准光子CT)和多款高精度数控机床。其中,光子计数CT(NeuViz P10)打破国际垄断,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其自主研发的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精度达到现有仪器极限,为东盟高端制造提供关键测量技术支撑。
物流与绿色转型:打造陆海联动新通道
中远海运集团以“构多元通道 启海丝新篇”为主题,通过“榴莲快航”互动体验展示其面向东盟,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冷链物流数智网络。据中远海运展区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7月,集团在北部湾港开设12组集装箱航线,依托“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模式,实现东南亚水果72小时冷链直达中国市场。其智慧港口沙盘与互动模拟器,直观呈现5G自动化码头的智能调度系统,为东盟港口绿色能效升级提供技术范本。
中国节能以“数智赋能绿色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展示西安、唐山等地的智慧环保项目。其“天地江海”一体化巡防系统可实时监测水、气、土环境数据,助力东盟国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在新能源领域,中国节能的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已在东南亚多个国家落地,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
绿色化工与贸易:深化产业链协同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重点推介南方三大炼厂(广东、广西、云南)的炼化技术,展示聚烯烃、橡塑等化工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据介绍,其全球贸易网络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度贸易量超5亿吨,通过“成方成矩·和合共赢”的理念,助力东盟石化产业链升级。展位上,广西石化公司的环保型润滑油产品与云南石化的绿色炼化工艺,成为区域产能合作的新亮点。
科技赋能:数智化驱动产业变革
通用技术集团的AR/VR装备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机床内部结构,其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通过低空应急救援飞行器、智能医废处置技术等,为东盟提供应急与环保解决方案。国机集团的“农机云”平台已在东盟8个冬麦区应用,实现农机精准调度,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参展央企以数字化建设为根基,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转化为可感知、可落地、可复制的产业方案,彰显了央企的数字技术硬实力。
本届东博会期间,央企展区通过沙盘、VR、互动装置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中国方案”的落地实践。从能源管网到智能制造,从绿色物流到数字医疗,八家央企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引,正与东盟国家一道,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协同、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开辟合作新路径,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