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福州大学法学院2024级研究生沈敏聪早早做好了返校准备。在他的行李箱中,一本实践笔记记录着这个暑假的满满收获:参与调解纠纷13次,出具多份法律意见书,参与集中法治宣传6次,解答群众咨询8人次,独立为乡镇干部讲授法治课1次……
近期,福建省司法厅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法小穗”校地共建送法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来自清华大学、福州大学等8所共建签约高校的法科生组成多支志愿服务队,奔赴三明永安市、尤溪县和沙县各个乡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立法调研等法律志愿服务活动。
“‘法小穗’取自‘法相随’的谐音,寓意‘随法下乡、携法扶农’。”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厅直机关党委书记高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些青年法律学子深入基层,发挥专业特长,实现法律服务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播种:校地共建
“长久以来,省内部分偏远乡村仍存在着‘群众缺普法、纠纷缺援助、干部缺提升、决策缺研究、乡村缺平台’的‘五缺’难题。”福建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厅直机关团委书记庄国敏介绍说。与此同时,高校法治人才也面临着“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结构单一”的痛点,校地之间存在供需错位。
为破解这一困境,2021年,福建省搭建青年“148”法律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对接乡镇政府搭建村级法律服务站,联合高校选拔学生志愿者长期驻点,邀请专家远程指导并配套导师培训,形成政府、高校、专家“三环联动”模式,探索校地共建新路径。
依托该平台,福建省司法厅于2023年在尤溪县坂面镇试点“法小穗”校地共建送法下乡项目,推动法学专家、青年法律志愿者、高校师生入驻“148”法治服务站,开展法律志愿服务。
“随着试点成效逐渐显现,我们完善长效机制,加强服务保障,进一步推动‘法小穗’试点延伸至三明其他县市,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提供更多实践样本。”福建省司法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调研员林林介绍说。
生长:双向“点单”
今年6月23日,清华大学法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林颖比其他队员提前抵达了尤溪县司法局驻点——她早早就接到了当地的“需求订单”:协助参与尤溪县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
为优化法治资源配置,福建省司法厅指导尤溪县完善“法治需求清单+人才志愿清单”双向衔接机制,实现基层法治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精准对接。
“县委依法治县办负责收集全县各乡镇‘148’法治服务站及政法系统的法律服务需求,形成一份法治需求清单,及时反馈给各所合作高校。”尤溪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悌森介绍说,各高校则结合学生专业、兴趣、能力及实习时间,制定法治人才志愿清单,按需输送法治人才,实现法治乡村建设与法治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一个多月以来,林颖依托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以第三方视角参与全县行政复议案件的案件梳理、证据核查等辅助工作,并为其中的7件复杂复议案件提供8条专业法律意见。
“这段经历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让我得以在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前沿锤炼专业能力。”林颖说。
近3年来,福建省司法厅以“培育一支队伍、构建一套体系、创新一个模式”为目标,联合清华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8所高校,组织2000多名师生入驻三明市村级服务站,通过“日常服务+专项攻坚”立体服务模式,累计为偏远乡村提供上万小时的法律志愿服务。
收获:青春赋能
7月28日,在永安市小陶镇的干部法治课堂,沈敏聪结合驻点经历,围绕“提升干部执法能力和执法普法效果”进行授课,听得台下干部频频点头。
“和基层工作者相比,这群青年的实践经验虽有欠缺,但他们法律知识扎实,干事热情高涨,让我们很受触动。”沈敏聪的实践导师、小陶镇司法所所长罗世强说,“大家互取所长、各补所短,共同参与乡村法治实践,这正是‘法小穗’送法下乡的意义所在。”
生动的实践故事,在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中不断上演:
在尤溪坂面镇,邵荧荧与队友们自编自导自演了3部普法情景短剧,改变基层普法形式单一、内容生硬等问题,提升了普法趣味性。
在沙县夏茂镇,黄立雯与队友们针对沙县小吃从业者遍布全国的实际情况,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开展防电诈、防性侵等法治宣传,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在永安槐南镇,郑志与队友们来到困难村民家中,力所能及地提供法律援助,协助他们化解矛盾纠纷……
截至2024年底,“法小穗”共化解农村矛盾纠纷165件,解答法律咨询73次,举办大型普法活动17次;开展9项前沿法治研究实验,反馈的6件农村相关立法政策修改意见均获采纳,编制的《乡村法律志愿服务指南》也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这些法科生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和青春活力,提升了公共法律志愿服务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满意度,也为其他志愿团队参与法律志愿服务树立了标杆、打造了典范。”庄国敏说。
2024年12月,“法小穗”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今年5月,“法小穗”又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随着此次实践的圆满结束,新的征程也即将开启。“接下来,福建省司法厅还将继续推动校地共建,常态化开展青年志愿者送法下乡活动,让‘法小穗’在广阔的法治实践土地上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林林表示。(记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