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2000家工厂“改造记”——湖南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7 17:39:34
来源:新华网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2000家工厂“改造记”——湖南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字体:

  新华社长沙9月17日电 题:2000家工厂“改造记”——湖南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有色金属冶炼,从设备联网到AI赋能……在制造业大省湖南,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涌动。

  “十四五”期间,湖南致力于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规划支持200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完成。“十四五”收官之年,当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扩围”、迭代升级。

  “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这是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难题。近年来,湖南推动“数智赋能”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通过专业服务能力供给、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举措,帮助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对齐转型“颗粒度”。

  位于长沙市望城经开区的桑特液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液压元件,其客户是多家知名工程机械主机厂。去年底,这家企业基本建成数字化管理系统,今年以来又不断优化库存信息系统。

  走进桑特液压的智慧车间,每个工位都配置了“工业平板”,工人不时在触摸屏上操作。人员、设备、库存、质检情况一目了然,加工、清洗、去毛刺、装配等生产环节的时间控制精确到秒。

  桑特液压运营总监桂永恒说,现在工厂排产更加合理,对主机厂的响应和交付能力更强,同时库存下降20%至30%,大大缓解现金流压力,这些都是数字化改造“看得见的好处”。

  湖南省工信厅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处处长朱颖说,数字化转型由以前的单点推进变为全面铺开。湖南着力打造企业、行业和区域数字化转型标杆,实现“转型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在“有色金属之乡”湖南,传统冶炼行业也迈开转型步伐。记者从湖南白银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企业新建的数字化控制中心在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行,可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设备自动化和数据在线分析。

  湖南白银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蔡鑫说,不久前,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创建了工信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将联合多家机构共同推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围”的同时,更多数字化新技术得到应用。朱颖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发产业热潮,数字化转型离不开AI赋能。为此,湖南发布了21个工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和5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制造”发展。

  近期,湖南省工信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深化“智赋万企”行动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广,引导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加快推进单机设备、制造单元、生产线、制造车间等智能化升级。

  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人高的钛卷材依次排放。这家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部信息主管曹晨瑜说,钛卷材属于非标准件,经营管理复杂程度极高,需要生产数据可追溯、可分析,“这就像‘和面’一样,原料、手法不一样,口感就会大不相同”。

  作为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湘投金天钛金经营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采集了100多项材料化学、力学和表面性能指标,实现数据可追溯。今年,这家企业还准备新建实验室管理系统,将检测数据全部上传,再通过大模型等技术挖掘数据价值。

  “过去‘和面’依赖人工经验,得不断试错,现在生产和交付做到更加精细、精准。”曹晨瑜告诉记者,面向“十五五”,公司计划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与生产经营进一步融合,“下次再来我们工厂,数字化水平又会大幅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